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咸丰文化咸丰文化
咸丰县民族文化特征浅析
发布时间:2016-08-16作者:来源:点击:
【摘 要】咸丰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以土家族文化为主体,巴楚文 化、巴渝文化、汉文化、土司文化、土苗文化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而成。受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咸丰县民族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多样性、同一 性、兼容性、富有英雄主义特色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咸丰县;民族文化;特征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一个地区或 一个民族的文化受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既是区别于其他地区或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民族文化 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咸丰县民族文化的基本概况
咸丰县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边陲地带、武陵山与大巴山腹地,与鄂、湘、渝、黔四省(市)边区交界。在冰川运动和地震的双影响下,咸 丰县境内峰峦跌宕,山清水秀,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今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它是巴楚文化、巴渝文化、汉文化、土司文化、土苗文化相互交 融的主要地带。咸丰县的总人口为36.3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其中土家族人口占75.99%。因此,咸丰县形成了以土家 族文化为主体,多种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地域文化。
正是由于咸丰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以及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不断延续,使其拥有了丰富和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中典型的代表有唐 崖土司皇城遗址、严家祠堂、吊脚楼等。位于咸丰县尖山乡的唐崖土司皇城遗址,是湘鄂渝边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皇城遗址,也是一个集历史文 物古迹资源、风景名胜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为一体的文化经典旅游品牌。2006年,唐崖土司城遗址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 收录入《中国名胜辞典》,2012年被纳入申报2015年世界重点文物单位的预备名录;庄严典雅、气势雄伟的严家祠堂,是集石、木及装饰、雕刻工艺精粹为 一体的典型古建筑,于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丰县的非物质文化涵盖十大类文化艺术:一是传统戏曲,如南剧、傩愿戏、木偶戏等;二是传统 音乐,如民歌薅草锣鼓等;三是传统舞蹈,如地盘子、草把龙、板凳龙等;四是民间文学:如民间故事、传说、敬酒歌、迎客歌、送客歌等;五是传统曲艺,如干龙 船、坐丧鼓、连响等;六是传统体育,如板凳拳、武术等;七是传统美术,如根雕、土家刺绣等;八是传统技艺,如吊脚楼建造技艺、竹编技艺、石刻、木雕、油茶 汤制作技艺、砸酒酿造等;九是传统医药,严氏眼科、中医疗法;十是民俗文化,送春、祭祖习俗、土家族语、苗语等。其中有许多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优秀的艺 术创造力。如南剧、地盘子等少数种类为全省甚至全国仅存或独有;地盘子、干龙船、唢呐、吹锣鼓、吊脚楼建造技艺、民间刺绣、民间雕刻、民间编织等民族艺术 和手工技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咸丰县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咸丰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是全县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咸丰县民族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生态性
“生态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咸丰县处于武陵山腹地,地理位置偏远,四周全是山 脉,人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在山地种植农作物,现代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文化也主要以武陵山区特色农耕文化为基础,与自然环境、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原始性和乡土气息比较浓厚。如造型独特的吊脚楼,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土家族吊脚楼,至今仍保存完好。又如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土家敬酒歌、哭嫁 歌、干龙船、板凳龙、唢呐、民间故事等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深深根植于民间。这些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构成了咸丰别具一格的文化形态,且具有很高的研究 价值和旅游价值。
(二)多样性与同一性并存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咸丰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境内有包括土家族、苗族、汉族在内的20多个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组成了形 势和内容多样的咸丰民族文化。如民居建筑方面,土家族以木制吊脚楼为主,一排三间,正屋两旁为厢房,不翘檐、堂屋是通的;汉族的住所主要是瓦房或是楼房; 苗族的住所除了吊脚楼外,还有瓦房、茅屋、石板屋。不同的民族呈现了多样的建筑文化。另外,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的人们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 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思维模式、道德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实际上就是形成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咸丰县各个乡镇的文化也不尽相同,每个乡镇 都有自己典型的文化形式,如朝阳寺镇的“地盘子”,尖山乡的“板凳龙”,大路坝的“干龙船”、“土家方言调子戏”等等,不同地方的文化形式相当于一个地方 的名片。
咸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但同时也具有同一性。文化的同一性是指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具体指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并在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之上形成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咸丰县的世居民 族主要以覃氏、田氏土家族为主。自元代以来,其他姓氏的土家族、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陆续迁入,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新 的民族文化。如富有特色的戏曲――南剧,南剧是包括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其中南、北路声腔,源于荆河派汉剧;上路声腔由秦腔(梆子 腔)演变而成;昆曲、高腔即辰河戏高腔。这三大声腔均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自湘西、四川传入咸丰,并与当地艺术、民风民俗、民歌小调等相互融合,逐渐演变 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现已享誉武陵山地区乃至全国。总而言之,咸丰县的民族文化不仅多姿多彩,而且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的土家文化。既有差异又 和谐统一,丰富了独特的咸丰民族文化。
上一篇: 咸丰县南剧
下一篇:唐崖土司“五泡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