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咸丰民俗咸丰民俗
咸丰南剧:一部鄂西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6-05-28作者:来源:咸丰新闻网点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咸丰县城居民一定不会忘记,每天清晨高乐山上那曾经悠扬婉转的吊嗓声——那是咸丰县南剧团的演员们在进行声腔训练。高乐山作为咸丰南剧发展的摇篮,曾经吸引了几代人的艺术视线。如今,咸丰县南剧团虽已搬迁,但高乐山永远都是咸丰南剧传承与发展的见证者。
南剧主要分布在恩施州的咸丰、来凤、鹤峰县及毗邻地区。然而,南剧在咸丰县的传承最具代表性。
一、咸丰南剧大事记
清嘉庆年间,咸丰地主阶层开始兴办南戏科班,职业和“玩友”班社兴起。道光末年,咸丰县蒲草堂(今龙洞湾)富豪邓小池创建南戏“天元班”。之后,邓小池的弟弟邓小碧又创办了“连升班”。
新中国成立之初,聂介轩、唐会云、杨兴楚等一批南戏老艺人自筹经费,自制道具,再度组建南剧戏班,被政府誉为“劳动剧团”。
1957年至1960年,盲艺人聂介轩在塾师冯今僧的协助下,共回忆整理传统剧目300多个,其中67个剧目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陆续刊登。
1956年2月,咸丰县南剧团表演艺术家夏福千所演出的经典南剧《八义图》在省城参加戏剧汇演,获得了表演一等奖证书。当年,咸丰“劳动剧团”获得由省文化厅签发的以南剧署名的专业剧团营业执照,咸丰职业南剧团正式成立。
上世纪50年代,咸丰县南剧团排演了100余部传统南剧,演遍了川黔湘鄂边区30多个县。同时,剧团还移植其他剧种,将传统昆剧《十五贯》、京剧《将相和》以及现代歌剧《小二黑结婚》、《江姐》、《刘三姐》等搬上了南剧舞台。
1980年,由咸丰县本土剧作者编剧的《彩礼还家》、《伤脑筋的人》、《捉新郎》三个南剧在恩施地区汇演,标志着咸丰南剧创作时代的正式来临。
1983年,南剧《张二嫂做中》、《唐科长祝寿》赴省演出,分获演出和创作一、二等奖。次年,这两部南剧被拍成电视录像片,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剧种录像调演,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铜奖及剧种录像演出奖。
上世纪90年代,咸丰县南剧团共有15个南剧剧目在国家或省级获奖。其中大型南剧《土司夫人》荣获国家少数民族剧本创作团结奖。
2000年以来,咸丰县南剧团创作了44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南剧新剧目。其中,大型古装南剧《女儿寨》获得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央视国际频道介绍咸丰南剧。
2003年,央视西部频道对咸丰南剧进行了重点报道。
二、南剧的艺术特征
南剧是以南、北、上路声腔兼昆曲、杂腔小调的多声腔剧种,南、北路声腔源于楚调,与荆河戏有直接渊源关系,其南路声腔温柔婉转,北路声腔高亢舒展;上路系弹戏、川梆子,声腔由秦腔(梆子腔)演变而成。三大声腔同台演出,长期流传,与地方艺术、语言、民乐、土俗相融合,逐渐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据咸丰县南剧团统计,咸丰南剧的唱腔板式,南路有14个,北路有12个,上路有6个,南北杂有7个,小曲牌(主要是伴奏、间奏)有20多个,另外还有诸如草鞋板等10多个小调。
南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净角、小生、生角、老旦、摇旦(即花旦)唱本音,正旦、小旦唱边音。南剧表演着重做工,“以唱工尤重”,表演总体是“大手大脚”。南剧在化装和人物造型方面,“首重扮装,所谓扮贫像贫,扮富像富”,在化装、造型方面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
南剧伴奏音乐由弦乐、击乐两部分组成。弦乐是伴奏音乐之一,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唢呐和盖板子。南北路戏以京胡为主奏乐器,上路以盖板子为主奏乐器。击乐是南剧音乐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伴奏的作用,又有塑造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冲子钹、马锣、钩锣、可子、边鼓、尺板。
三、南剧的社会价值
南剧从产生一直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南剧在咸丰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南剧具有其特有的社会价值。
南剧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它是在鄂西地区多元文化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戏剧,是土家文化、巴文化和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产物。
南剧具有广泛认可的大众性。南剧在传承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土司阶层,到改土归流后的地主阶层逐渐走向了民间,成为咸丰县内乃至恩施州内大众喜爱的主流剧种。南剧的剧本多是七字、十字上下句,道白、唱词多杂有鄂西地方方言,通俗易懂,人民群众耳熟能详。
南剧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其剧目繁多,经挖掘整理的南剧剧本上千个。其内容从封神、列国、三国,到水浒、杨家将、说岳传等历史演义无所不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南剧具有外延的可塑性。咸丰南剧在继承传统衣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不仅移植了大量其他剧种,而且在乐器伴奏上,还加入了扬琴、琵琶、笙甚至西洋乐器。
南剧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性。南剧表演的内容大都积极健康,爱憎分明,教化人们弃恶扬善,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
四、南剧保护的现状
尽管咸丰县为保护和发展南剧作了很多不懈的努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扰南剧发展的问题:首先,由于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南剧的关注度、需要度都明显减少,南剧的存在空间正日益缩小;其次,南剧的振兴后继乏人,面临着人才空前缺乏的危机;其三,南剧的保护和抢救缺乏资金保障,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舞美道具、音乐制作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南剧作为恩施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新的时代绽放出艳丽和芬芳?咸丰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曹再新对南剧有着很深的感情,曾多次撰文呼吁加强对南剧的保护。他说:“南剧的传承,关键在机制。”他认为,建立南剧的传承机制,应从工作机制、投入机制、宣传机制和传承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这一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值得欣慰的是,咸丰县近年来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南剧的保护与抢救。2003年,咸丰县将县南剧团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005年10月,咸丰县成立了振兴南剧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亲任领导小组组长;2005年9月,咸丰县南剧团与县成人中专联合开办了培养南剧人才的南剧艺术中专班,从全县中小学择优选拔了48名学员进行系统的南剧培训;2006年4月,咸丰县政府拨专款对南剧进行了注册登记,使南剧保护进入法制程序;2006年7月,咸丰县政府决定将全新演绎土家族大型民间故事剧《女儿寨》,将其打造成我州又一民族文化精品。
[链接]南 剧
南剧旧称南戏,又称“人大戏”,是流行于鄂西南的地方戏曲剧种,系湖北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南剧是在恩施土家族地区多元文化格局逐步形成的历史背景下,在外来汉文化和当地土家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戏剧。南剧声腔包括南、北、上路及部分昆曲、高腔曲调,以南北声腔为主。南剧剧目繁多,曾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国)列国”之说。上世纪50年代,湖北省戏剧工作室派专人到鄂西挖掘整理了近千个南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