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咸丰记忆咸丰记忆
十年砍柴:70后的乡村记忆
发布时间:2016-08-16作者:来源:点击:
作家十年砍柴(李勇)说,他从6岁到16岁砍了十年柴。
“从6岁到16岁,我整整砍了10年柴。”作家十年砍柴这样形容自己的笔名来历。从南方山村的乡下孩子,到大都市的“知识精英”,从“他的城”到“我的城”,22年过去了,十年砍柴说,现在他最爱的地方就是北京“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她使我感觉到安宁,包括故乡”。
对于那个回不去的故乡,十年砍柴花了3年断断续续的时间,写成了20万字自传散文集《进城走了十八年》。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纪事,也是一段泛黄的流水账,却不料在网上引发了“70后”们的集体回忆。
知青回城、人民公社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回归、琼瑶小说和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开始、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当包括十年砍柴在内的一 代人经历这一切时,这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直至进城多年后,他才明白他赶上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尾巴,而这代人正是告别“乡土中国”迈入“城市中 国”的一代。南方日报记者专访十年砍柴,打开他回忆深处的乡村,从他的“私人史”一窥中国几千年的城乡巨变。
重复做两个梦
艰苦的农活和艰难的高考,通过后者改变了命运,摆脱了前者。
南方日报:写这本书的缘起是什么?
十年砍柴:从18岁考上大学进城,至今已22年了,我常重复做两个梦:一个梦是我光着脚牵着陪伴我6年的一头牛在田埂上吃草,脚被露水打湿;另一梦是在高考考场里,数学试卷上一道题都答不上来,可我明明知道自己大学早就毕业进了城,可为什么还要参加高考?
有人说常重复的梦境,说明一个人体内有某种解不开的情结或密码。这两个梦可以说浓缩了我少年时最重要的事:艰苦的农活和艰难的高考,通过后者改变了命 运,摆脱了前者。后来我问同样在农村长大并考大学进城的同龄人,他们也做过类似的梦。看来进城前的那些生活对我们这代人太有影响了,于是我就开始时断时续 地将回忆记录下来,发在博客上。
南方日报:在18岁以前,进城是你一直的梦想吗?你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
十年砍柴:是的,那个时候,不仅对我,可以说对所有乡下孩子,进城吃“国家粮”是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梦想成真的概率非常低。我们要想改变农村人身份, 只有两个途径:考上大学或当兵提干。城市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繁华、文明,意味着摆脱农村的劳作,用我父亲的话来说:扔掉锄头把了。
进城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能适应城市,常一个人站在过街天桥,看两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街道上的车水马龙,觉得这里的繁华和我毫无关系。我在一首诗里写 到:“这个城市,街道笔直/而我常常迷路。”融入城市的过程是漫长的,对我来说,差不多用了10年。有经济上、社会角色和家庭的因素,自己在这里娶妻,买 了房子,事业上有那么一点成就,随着这些变化,逐渐和城市有种亲近感,认为自己就是她的一员,心理上完成了“他的城”到“我的城”的转化。“70后”这代人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告别“乡土中国”,走进“城市中国”。
南方日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为什么特别强调70后这个概念,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有什么特点吗?
十年砍柴:我们70后这代农村孩子,是最后一代在耕读文化中长大的,经历了中国乡村社会几千年来最大的巨变。我们也是最后一代只有精英才能进城的农村 人。从我们这代人以后,进城不再是农村精英的专利了,而是大批地成集群地进城。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告别“乡土中国”,走进“城市中国”,城市化中国对社会制 度和文化的影响当然是巨大的,所以,70后一代人进城更具有隐喻性,更具历史的张力。
南方日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耕读文化的变迁,作为这种大变革的见证者,你如何看待这种改变?
十年砍柴:我认为说耕读文化的变迁还不太准确,应该说是耕读文化几近消失,这种消逝是不可逆的,因为社会结构发生巨变,乡土中国变成了城市中国,承载乡村秩序以及乡土文化的土壤发生了水土流失。
回不去的故乡
今天,没有了桃花源,也不用试着去寻找桃花源。在心中给乡村留一点空间,就可以了。
南方日报:现在的“80后”“90后”农村孩子进城,往往只是去打工。你说过,这几年在家乡“读书无用论”又兴起了?
十年砍柴:现在乡村孩子进城容易,因为他们不得不进城,然而进城后获得成功的难度更大了,因为社会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公平,穷人孩子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窄 了。他们在求学、求职时面临的竞争环境确实不如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样公平。那时候高考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一旦凭本事考上,会改变自己甚至一 个家族的命运。可大学扩招后,农村孩子的努力被稀释了,几乎高中毕业都能上大学,而且学费昂贵,农村孩子即使考上重点大学又怎样?到找工作时是“拼爹”, 看谁的家庭更有社会关系。如果晚生10年,很难说我会不会有这点小成就。
南方日报:但这种大规模的进城已经变成了不可挡的趋势。
十年砍柴:人们在追逐美好生活的同时,往往会失望,会发现到手的美好不过如此,而丢失了许多美好的东西。进城者对城市可能都有这种心态。但今天没有了桃花源,也不用试着去寻找桃花源。在心中给乡村留一点空间,就可以了。
上一篇:70后绘本:《回忆我的70年代》
下一篇:关于70年代生人的四个关键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