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咸丰记忆咸丰记忆
七十年代生活片段记忆 ——糖饼
发布时间:2016-08-16作者:来源:点击:
二十多年前的时候,经常有卖糖饼人的挑着担子穿行在我村条石铺成的或宽或窄的村道中。五、六月份的村外来风温暖而舒适,吹动村道两旁树的枝叶欢 快摇曳,沙啦作响。明亮阳光透过树的枝叶如不同形状的金币洒落而下,随着卖糖饼人的身形移动,“阳光金币”似落在不断移动的固态物体上跌荡跳跃。
因为时间较为久远,对卖糖饼人的身体细部特征毫无印象。记忆中的他们如一定距离之外的迷雾中人,只剩下一些轮廓。他们担子的一头挑着篾条织成的 状似猪笼的竹筐,另一头挑着的便是糖香诱人的糖饼。糖饼搁放在一件设计独特的木盒内,木盒的上方镶嵌着一块透明的玻璃,透过玻璃可看见灿若黄金的糖饼—— 缘此,让人想起玻璃在现代建筑和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玻璃既展示着诱惑又拒绝着诱惑,人类充满欲望的心里领域在诱惑与拒绝的相互反作用下,变得心潮澎 湃,宁静不再。
购买糖饼的交易过程仍带着自然经济印迹——以物易物。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家庭中能够掌握可用以交易钱币的,必定是家庭成员中的绝对权威。至于 小孩,拥有钱币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购买糖饼的主要对象还是小孩,为了能够换取糖饼,他们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对此,我们这些七十 年代出生且生长环境类似的人,至今仍留有趣味盎然与艰苦酸涩并存的复杂记忆。
乡村五、六月季节,是一个相对闲适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清气爽、景色宜人的季节。这个季节的小孩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大胆无畏。当听到卖糖饼人 “卖糖饼哩”的叫声在村子里随风飘荡,当听到卖糖饼人敲打铁质快板发出的“井咯理、井咯哩”的声响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在村子里飞蹿,小孩子们仿佛听见来自 魔界的声响变得神情恍惚,步履踉跄,一个个从家中追赶而出,搜寻着关于糖饼的音响与信息。不多久,村子里就出现了一支由小孩子组成的队伍,由卖糖饼人引领 着,像一条传说中的雄心勃勃的少年龙在欢畅游动。
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的力量,群体智慧大于个体智慧。一群小孩在一起,就有始作佣者,就有出谋划策者,不断行走的队伍中,于是就时不时地会有几个 小孩神情诡秘、动作迅捷地拿来一只或旧或新的塑料凉鞋、或半碗一碗大米、或半升一升稻谷,交由卖糖饼人拿手掂量掂量估计交换物的价值后,卖糖饼人平稳放下 担子,先分门别类地把交换物放入猪笼状竹筐内的不同袋子里,然而掏出一把小钥匙,打开挂在装着糖饼的木盒上的一把锁,当他把嵌着玻璃的木盒顶盖打开时,立 即飘散出一股让人欲仙欲死的糖香味,小孩子们一个个摒气凝息,一个个昂首伸颈,全神贯注地注视着那块糖饼。继而,卖糖饼人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小锤子,还有一 把阔刃的凿子,心里盘算着刚才接手的交换物的价值,一边就在整体的糖饼上凿下或大或小的一块糖来。接过糖的小孩有的欣然接受,有的感觉物非所值,反复讨价 还价后,卖糖饼人带着被人强迫的表情又凿下小小的一块糖作为补充。
不管交易的过程怎样,交易的后续结果似乎总是千篇一律。当卖糖饼人离去的那天夜晚来临,村子里总会传出小孩挨打的哭喊声。那是一种独具特性的哭 喊声,哭声尖锐,呼救高调,忏悔真诚。由于夜晚的阻隔,人们只能大致辨别哭喊声来源于什么方位,而不方便探究这哭喊声缘发于何人何时何事。只有到第二天, 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才可以揭示与哭喊声相关的全部内容。原来小孩的智慧和谋略在父母面前总是显得不堪一击,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糖饼交易在父母的简单询 问下便原形毕露,他们天真的谋略给家里艰难的物质生活往往会造成新的困难。
……
打骂对于小孩的警示作用不会持久,过不了多久,村子里又会想起卖糖饼人的叫卖声和“井咯里、井咯里”的铁质快板声,紧随在卖糖饼人的身后,又会汇聚出一支由小孩组成的交杂着诱惑与计谋的龙形队伍。
上一篇:让我们一起走入70年代的老电影
下一篇:70年代的宣传海报 (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