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咸丰民俗咸丰民俗
摆手舞
发布时间:2015-08-07作者:来源:点击:
一、形成与发展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传统舞蹈。在恩施自治州,主要流传在来凤县的卯洞镇及河东乡一带。与来凤县邻近的宣恩县、鹤峰县等以及来凤县的大部分区、乡,都有它的踪迹。
摆手舞的起源说法甚多,与之有关的史籍记载、民间传说、出土文物等,大致有以下一些。
1.由巴渝舞演变发展而来。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武王伐纣土家的先民——“巴蜀之师”披甲戴盔、持弩操戈,载歌载舞加入了武王代纣 的行列。当时,称这种助振军威的舞蹈为军前舞。《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汉 书》、《晋书》、《隋书》和《宋书》亦载,汉高祖灭项羽、定三秦时,也利用这种“矫健善斗”的军队。“因存其舞乐”,故名巴谕舞。《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 传》载:“闻中有俞水,其人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主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孔子’,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
魏黄初时,巴渝舞改名为昭武舞,晋又更名为宣武舞,以后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摆手舞。另外,杜佑《通典》卷一四五中载,巴渝舞舞曲中有“矛渝、安古、弩渝、行辞”四篇,这很可能指的是四段舞组合。如果巴民确实是土家族的祖先,可推测摆手舞起源于周代。
2.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
其一:据来凤县民间传说,土家族祖先在一次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斗中,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三位首领不幸阵亡。但三人阵亡后尸体 直立,三天三夜不倒地。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很受感动,遂降下一道圣旨,这样,三位英雄才安然卧地。玉皇大帝所降圣旨的内容是赞颂三位英雄“在生能人, 死了能神”,并赐封他们“上八府、下八府”,上管三十三层青天,下管一十八层地狱;左管青龙,右管白虎……。“十里一堂,九里一殿;杀牛宰马,杀猪宰 羊……”。“十里一堂”,就是要土民们每隔十里地修建一座“摆手堂”,堂内供奉三位英雄的圣像,意思是要土家人世代不忘他们的丰功伟绩。这样,每年正月, 土家人都在“摆手堂”内举行祭祀活动,并跳摆手舞。《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以此认为摆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种舞蹈。
其二:传说唐朝玄宗时,为平息安史之乱,唐明皇降旨,调遣五溪八峒酋长带兵参加平乱。八峒酋长(土民称八部大王)随即带兵出征。不 久凯旋还朝。唐明皇怕他们战功显赫,以后会犯上作乱,后患无穷,于是听信奸计,在宴席上用毒酒害死了八部大王。八部大王含冤不平,死后竟鼓眼转睛地站了起 来。唐明皇吓得许下诺言,封八部大王为八部大神,永掌五溪八峒,并广修庙宇,使之永享土民供奉。以后土家人居住的五溪八峒,到处都建起了八部大王庙。每年 正月,土家人都要成群结队来到庙前。以“摆手歌舞” 来祭祖八部大神。
其三:恩施州上古为“廪君国”,廪君是土家先民崇拜的英雄。他的最大贡献是当时在百姓中积极倡导发展农业生产。廪君死后,土家先民 为了纪念他,每年正月,都在他的神像下举行祭祀仪式,参拜廪君。这种“参拜”动作逐渐发展演变成一种舞蹈“拜手舞”。一人参拜称“单拜”.二人“互拜”时 称“双拜”。根据摆手舞中的双臂摆动同参拜动作有些近似的特点,认为摆手舞的前身就是拜手舞或认为,“摆”、‘“拜”’二字音同,“单拜” 与“双拜” 即现在摆手舞中的“单摆” 和“双摆”,摆手舞实际上是拜手舞的误称。
3.起源于战争。
传说在一次战斗中,彭公爵主为了振奋军威,激励士气,遂命部下以歌舞诱惑敌人。这种歌舞传至民间后,演变成摆手舞。
又传说,一次土王带领人马征辽时,正逢新春佳节。见别人玩灯作乐,士兵触景生情,勾起思乡之意。土王为了鼓舞士气,便下令士兵正月初三到十五,人人“摆手唱歌”,驱赶思乡之情。土王征辽凯旋后,这种摆手舞便传到了民间。
4.土家人生性喜爱唱歌跳舞,摆手舞纯粹是土家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艺术活动。
5.传说古代土家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抵御外族人侵,便用一种“摆手”来健身壮骨。这种“摆手” 的体育活动逐渐演变成摆手舞。
6.《来凤县志》卷三十二载:“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百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复落,尤为异也。”
“漫水寨”现位于摆手舞十分流行的卯洞百福司镇附近,现地名仍叫“慢水”。漫水山坡下的酉水河自宣恩县东门关流来。这段记载中的 “覃氏子孙歌舞其下”,同在摆手堂内绕树欢跳摆手舞的情景十分相似。况且,“普舍树”上“四时开百种花”,很像摆手堂内树上挂的五颜六色的小灯笼。据此认 为,很久以前摆手舞就从清江一带传至酉水两岸。
7.摆手舞是由古代巴民族白虎舞演变发展而来。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恩施州上古为“廪君国”,春秋为“巴子国地”;当地百姓后裔至今仍崇奉“白虎神”,并建有不少“白帝天王庙”,是土家人过去跳“摆手”祭祀祖先的场所。摆 手舞的基本动作是表现白虎的,“甩同边手”的特点是出于对“龙行虎步”的摹拟。“白虎舞”产生于狩猎时代,后来成了巴人助周伐纣的“前歌后舞”。
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故很难确切考证摆手舞的起源年代。现只能从有限的史料、民间传说和出土文物中分析、推测。但不管从哪方面看,它的起源都应当是相当久远的。
8、恩施自治州鹤峰县铁炉坪宋代墓葬中,曾出土一个陶缸,口沿上塑有十二个舞俑,有的屈蹲,有的左右摇摆,有的舞动长衫大袖。舞姿与现存的摆手舞中的单摆、双摆、回旋摆、同边摆十分相似。说明在宋代,土家的摆手舞已十分成熟,并且是群舞。
现在鄂西一些古老山寨的民间住房的窗花、隔鼎中,亦有不少类似“摆手”的小型木雕。
另外,从前来凤县凡土家族聚居的村寨都建有摆手堂。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大多数都先后被毁,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遗迹和遗址。保存比较完整的只有河东乡舍米湖一处。
摆手堂也叫神堂、祖先堂、土王庙,是专供举行摆手活动的场所。堂内供奉土王、八部大神,有的供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也有供奉廪君的。
摆手堂外是长方形的石砌坪坝,三面围石墙,坪坝中央栽有一棵大树(多为水杉、柏树、杉树或桂花树)。堂内敬神拜神,跳摆手舞则在堂外坪坝里。
“摆手”最初不分男女,都可参加跳。后来由于受到汉族封建礼教的影响,女的逐渐退出。
二、形式与内容
土家族的“摆手”活动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前者规摸比较庞大,活动时间也比较长,内容也较丰富,多在野外进行.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参加。后者规模较小,活动时间也较短,多在摆手堂内进行,人数也相对少一些。
据说来凤县历史上曾举行过“大摆手” 活动,但无记载,也无资料可考。依据只是老年人口头上的零星传说。
来凤县的“摆手活动”一般是在摆手堂内进行。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多是夜间举行,也有的白天举行。有的连续举行三个夜晚,也有的从初三一直延续到十五。
举行“摆手”活动时,人们扛着龙凤大旗,吹响牛角号、唢呐、冬冬喹;点燃鞭炮,放响三眼铳;抬着牛头、粑粑、刀头(煮熟的大块猪、牛肉)、腊肉、米酒等各式供品,浩浩荡荡涌进摆手堂。
首先参神拜祖,由一位有声望的土老司带领众人行叩拜礼。礼毕,头戴五瓣五色凤冠、身着八幅罗裙的土老司手摇八宝铜铃和司刀,边跳 “八宝铜铃舞”,边唱祭祖神歌。神歌的内容多是颂扬土王及所供奉的祖先的恩德和业绩,表达土家人的无限怀念之情。还要象征性地恭请土王和祖先前来参加摆手 盛会,与民同享欢乐。祭祖以后,土老司则带领众人来到堂外的坪坝。坝子中央的一棵大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灯笼,众人依树环绕,随着鼓点的节奏,开始跳起 摆手舞。“男女相携,翩跹进退”。古人有诗日:“红灯万点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
来凤县土家族跳摆手舞时,一般不唱。其基本舞姿是“单摆”、“双摆”和针对队形变化而言的“回旋摆”。这是一组比较完整的贯穿动作。
摆手舞的舞蹈动作表现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种:
1.狩猎舞。主要表现打猎活动,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野猪”、“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
由于年代久远和其他历史原因,多已失传,在本地只保存有“磨鹰闪翅”一种动作。
2.农事舞和反映日常生活舞蹈动作。农事舞主要表现土家族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农事活动。包括“扫地”、“挖土”、“撒种”、“纺棉花”、“砍火渣”、“烧灰积肥”、“织布”、“挽麻坨”、“种包谷”等。现在只有 “撒种”、“纺棉花”流传下来,其他均已失传。
反映日常生活的舞蹈动作有“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擦背” 等。仅“靠脚”、“擦背”、“抖虼蚤”尚保留,其他动作已失传。
3.军前舞和宴会舞。据传这两种只是在较古老时期存在。军前舞主要表现古代土家族征战的场面,宴会舞主要表现宫廷中朝拜土王的情景。其动作在本地已失传。
土家族的“摆手”活动,一方面是祭祀祖先,同时也有祈求祖先保佑,祈愿在新的一年中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含义。当然,也同时是一种自我娱乐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文娱活动。
三、舞蹈动作的风格特点
来凤县土家族摆手舞的基本风格是“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重拍时)”。是以身体的律动带动手的甩动。膝微屈,颤动,脚手顺边。双 臂摆动幅度不超过双肩,动作前后衔接很紧。在摆手过程中,膝盖均要朝下稍稍弯屈一下,但在每个动作最后结束时,膝盖弯屈度却要稍大一些。
摆手舞的最大特点是“甩同边手”。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与土家族历史和土家人的生活、劳动环境有关系。历史上,土家先民曾有过几次大 的迁徙活动,在迁徙中要翻山越岭。在悬崖峭壁上攀登,在崎岖的山道上行进,有时不可能像我们走平路一样两边手、脚交叉前进;而只能是大脚走一步,等右手攀 稳当了,左脚再跟上去。迁徙也是成群结队的部落行动,走至稍有危险的地方,男女相牵,老少相携。
又如上山打猎,有时必须用同边手脚拨动草木前进,这样动作利索、敏捷,行动才方便,又不会发出响声。不然,飞禽走兽被惊吓,你就无法打中它。
从事农业生产也是这样,一些劳动动作很注意手脚的配合,脚、手顺边的情况时有出现。
长年累月,这些劳动生产和山区生活的脚手顺边的动作便很自然地在舞蹈中再现,从而形成摆手舞中“甩同边手” 的独特舞姿。
另外,来凤县土家族保存下来的舞蹈动作本色、古朴,是“原汤原水”,绝无后来文艺工作者加工、发挥而失之本来面貌的痕迹 。它忠实于并再现了土家人生活与劳动,生活气息是比较浓的。
舞蹈步伐也十分坚实、稳健,摆动双臂时,线条自然、流畅、自如大方。整个舞姿显得优美和谐。有的动作还表现出一种剽悍的土家族性格和粗犷豪放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气质,有的动作反映出一种欢乐、热烈的气氛。
四、音乐特点
摆手舞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大鼓一个,大锣一面。表演时,锣鼓的位置在摆手堂坪坝中央的大树下,众人绕锣鼓而舞。
由于摆手舞是集体舞,锣鼓所起的调节、指挥的作用是很大的。一般讲,来凤县摆手舞的节奏平稳,比较慢,且强弱分明。锣声鼓点,比较 雄浑、深沉、稳重,它给整个“摆手”活动平添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使人有置身于深山古刹闻洪钟之感。这种击乐效果造成的气氛,能充分表现土家人对土王和 祖先无比怀念敬仰的虔诚之情。
上一篇:哭嫁
下一篇:媲美“东北二人转”的“地盘子”